CRO私董会第四期嘉宾合影
7月28日,CRO私董会第四期在北京和乔丽致酒店举行。来自蚂蚁金服、安踏、宜信、渣打银行、无限极、ENGIE、OHSA、壹基金、清华经管学院、博然思维、商道纵横等十几位企业、机构高管和高校专家聚在一起,以蚂蚁金服推出的“蚂蚁森林”为例,深度探讨企业如何打造公益爆款。
蚂蚁金服商学院副院长朱红军介绍了蚂蚁森林项目的起源和运营现状。朱院长指出蚂蚁森林是蚂蚁金服打造碳账户,响应绿色金融发展,调动消费者互动参与的综合产出。在打造碳账户方面,蚂蚁金服起初设想是结合线上支付和日常一系列的减碳场景、例如生活缴费、步行骑行、无纸购票等,鼓励用户践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来积累碳账户金额,并在未来打造成可以碳实现交易的平台,为此还邀请环境交易所做出了一套科学的算法。但是提高公众参与性是现阶段首要任务,围绕用户可以参与的互动,项目组最终脑暴出了线上积累能量、偷能量互动、线下植树置换的设计,形成了现在的蚂蚁森林项目。
项目启动1年,累计2.2亿用户参与,日活跃量3000万,需要种植的数量庞大,如何找到种树的土地、如何做好后期维护都是对团队的巨大挑战。朱红军表示团队计划将蚂蚁森林从项目变为平台,开放出来整合现有的植树项目和植树资源,同时蚂蚁森林也有可能成为面向不同环境及社会议题的开放平台,面向不同伙伴的合作性平台,面向国际市场的包容性平台。蚂蚁森林的项目团队成员来自于蚂蚁金服各部门,基于兴趣组成协作的虚拟团队。
各位专家和企业代表就蚂蚁森林的成功关键、推广价值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1
蚂蚁森林成果的三个关键点:便利、好玩、真实激励
基于科技平台,蚂蚁森林鼓励用户采用绿色生活方式,获得相应种树激励,简单直观,将复杂的碳交易规则游戏化,缩短了从意识到行动的距离。这个项目也为解决公众在参与环保工作中行动落后于心动问题提供了范例。另外,真实的环保效应对于调动用户参与具有关键性作用,能量的积累可以见证虚拟的梭梭树成长,并且见证树被真正种到阿拉善,是用户可以见证并感知的,并且朋友间的比拼氛围,可以维持用户的参与粘性。这些设计对于80、90后吸引力巨大,而这些用户占据了总用户的80%。
2
建立用户与项目之间人格化和情感化的联结
除了真切的将用户兑换的树苗种植到阿拉善,项目还邀请8位用户代表去阿拉善去看种植的梭梭树,夯实项目效应的真实感。蚂蚁森林通过征选“你和蚂蚁森林的故事”,来筛选代表,最后共收集到2500多个故事。这些故事内容都反映出了用户在蚂蚁森林项目里的体验和多元的情感链接,例如减肥激励、爱情、个人的成长、心事倾诉等。从这些故事可以看出用户对蚂蚁森林有了人格化的寄托,让参与用户实现了个人的社会及环境价值,同时也能对个人价值实现有认同感。
蚂蚁森林为个人参与环境和社会改变赋权,为个人见证自己的成就提供了可能。但是也要思考规避一些情感化联结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有些学生提出了要去实地探访,这就牵涉到安全问题和更高的碳成本。蚂蚁计划用VR技术联合高德地图让植树更加可视化。
3
从现象级的成功到可持续性推广模式
蚂蚁森林项目诞生在互联网公司文化中,互联网公司变化速度快,尝试不断发生,有试错的容忍度。这种文化和行业的形态下成就的蚂蚁森林的成功,如何在非互联网公司推广,嘉宾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
前瞻性的领导力
阿里系在物流、电商、互联网金融三大业务版图中布局三架绿色马车:菜鸟网络、绿色电商、蚂蚁森林,这是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顶层推动和前瞻布局。蚂蚁森林项目得到UN Environment的肯定就是一个成效表现。这对于企业国际化彰显包容的社会属性,普惠金融的价值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其他企业而言值得借鉴的重要点就是企业领导层的前瞻性,吕博士引用了陶氏化学的例子,分析了他们从Footprint到Handprint到Blueprint的发展路径,创造企业在行业的引导性价值。吕博士强调企业需要超越运营的平台,打造思想领导力的平台。
2
用户导向的创新
蚂蚁森林项目具有创新成功的偶然性,大公司机制固定、决策流程长,不具备创新条件,试错包容性低。但是该项目互联网式的设计思维值得借鉴,从C端可以倒逼B端,用户的习惯迫使企业习惯发生变化。项目设计可以互联网思维,定好框架,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先决定方式方法,在用户身上试错成本较低,要从受益者的角度去思考。另外创新不一定是颠覆性的,扩展应用场景很重要。 就像蚂蚁森林将传统老套的种树行为嫁接于支付宝平台打造成为了激活全民低碳行动就是一个创新模式的体现。
最后吕博士总结道,蚂蚁森林项目映射出了那些更具有创新性和影响力的CSR行动的特点,那就是在CSR战略和实施上需要更具有精度:精准地定位、精准地组织参与者、精准地衡量效果;需要粘度:活动以及“界面”的机制能够更有趣、更牢固、更人格化地抓住参与者的兴趣点; 需要参与度:给参与者赋能,给参与者互动的平台,给参与者想象和行动的空间,给参与者实时的激励;需要新鲜度:让创意更有新意,更有时代感,更有新技术“玩“感。
做到这四个度,需要在从事CSR战略、实施以及传播的实践者当中推动思维的转变(从以往任务式、指标式、 事件式、单元式的思维转化到整合式、前瞻式、参与式的思维框架中来);需要注重项目实施的“场景”设定(让参与者能够体验到参与的简易,乐趣, 进而激发更大积极性);需要从长远考虑,搭建支撑项目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领导力平台和技术支持平台; 需要带着创新的意识来开展CSR的实践。 希望我们从蚂蚁森林中得到这些有益的借鉴。
关于CRO私董会
CRO私董会由上海浦东新区思盟(CCM)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中心发起,联合商道纵横、博然思维、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等机构,为企业高管创造交流环境,相互探讨和了解与企业经营相关的最新社会环境趋势,诊断董事会中面临的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挑战。CRO私董会采取邀请制,主要面向副总裁、部门总经理等高管。
第五期CRO私董会预告
主题:前线视角,中国精准扶贫实践发展与企业参与
时间:2017年8月31日(周四)上午
地点:上海
联系方式:程艳青
电话:021-58902662
邮箱:chengyanqing@syntao.com